一位是中国“首善”陈光标,他风尘仆仆从外地来汉为“湖北好人”颁奖;一位是湖北“慈善之星”喻友旺,他刚从高校励志演讲归来。
前晚10时许,两人在酒店大堂邂逅(如图),尽管此前互不相识,但因为热衷慈善,他们展开了一次心灵的碰撞。
“好事不分大小,捐款不分多少”
听说喻友旺坚持20年做慈善,帮扶3000多名贫困大学生后,陈光标大加赞赏。“我的付出还不够,和你不能比。”喻友旺谦逊地说。“好事不分大小,捐款不分多少”,陈光标说,我觉得我捐100万跟普通老百姓捐一元,爱心是相等的。有些小善,其实比大善更伟大、更感人。
“借钱贷款做慈善,我不赞成”
50岁的喻友旺,一直视慈善为事业。即使在2007年,公司出现资金周转困难,他还是设法向朋友借了100万元,全部捐了出去。
得知此事后,陈光标认为,做慈善不应影响到家庭生活和企业发展,应量力而行。“我不赞成借钱、贷款做慈善。”
对此,喻友旺解释道,当时只是因为工程款尚未收回,并不是资不抵债、没有能力,“借钱捐款”之说,其实是误解。
“能否将爱心天平,向贫困大学生倾斜”
陈光标说,10多年来,他向社会捐赠了16亿元,但是对于公益慈善事业而言,这仅仅如汪洋大海里的一滴水。
听到这里,喻友旺笑着提了一个建议,他说:能否将您捐款的爱心天平,稍微向贫困大学生倾斜一点?“我做了很多。”陈光标说,他在国内多所大学设立了助学金和奖学金,为贫困大学生“雪中送炭”,对优秀贫困生实行“锦上添花”的奖励。
“以感人的点,带动更多人做慈善”
“砸奔驰车、办个人演唱会、给农民送牛羊等等,很多人都认为我是在作秀,其实不然。”
陈光标说,一个人的财力毕竟有限,而社会上的贫困人群太多,做了好事,就要说出来,让更多的人知道,就会有更多的人能受到感染,去做慈善。只有用实际行动,感染他人,带动更多人做慈善,才能发挥最大效果。
这时,喻友旺翻看着几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贫困学生刚给他发的感恩短信,他说,多年来,即使路途再遥远,他都坚持将善款送到贫困学生手中,并希望通过自己的经历,让这些受捐者学会感恩,成才后回报社会。
不知不觉,两人交谈进行了一个多小时。因陈光标次日清晨要赶飞机前往哈尔滨,深夜11时30分,两人才依依不舍道别,临别时,两人相约再见,再谈慈善。(摘自楚天都市报,记者周保国 揭明玥)